摘要:本周,北方大部光温正常,降水偏多,墒情改善,利于冬小麦拔节孕穗和春播作物幼苗生长。南方大部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、早稻秧苗生长及春播适时开展;仅12-13日江南北部和江汉南部、14-15日华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较强降水,油菜开花授粉和早稻秧苗生长受到一定影响。
预计未来一周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,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大部、黄淮大部降水将进一步补充土壤水分,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春播作物幼苗生长。22-23日,江南中北部和西部、华南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水及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不利于油菜开花结实、早稻秧苗及春播旱地作物幼苗生长。
一、主要天气特点
本周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,其中,东北地区北部、内蒙古中东部和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偏高2~4℃(图1)。东北地区北部、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中部等地降水量有10~25毫米,西北地区东南部、华北南部、黄淮西部、江淮南部、江南北部和四川盆地东部等地有25~100毫米(图2),上述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~4倍,其余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。全国大部地区日照接近常年,华南西部、西南地区东部偏多2成至1倍,黑龙江中部和广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偏少2~5成(图3)。

图1 平均气温距平

图2 降水量

图3 日照距平百分率
二、作物生长发育状况
本周,西北地区、华北、黄淮东部、江淮北部冬小麦处于拔节和孕穗期;黄淮西部、江淮南部、江汉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;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和乳熟期,云南部分地区已成熟(表1)。
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大部油菜处于开花和绿熟期。
江南大部早稻处于三叶期,江西、湖南部分进入移栽期;华南大部处于三叶和返青、分蘖期;海南大部处于拔节和抽穗期。
西南地区大部一季稻处于出苗和三叶期;东北地区处于播种期,江汉地区已出苗。
西北地区、内蒙古、黑龙江春小麦处于播种出苗阶段,宁夏大部、甘肃中部部分地区处于三叶和分蘖期。
西北地区、华北西部春玉米处于播种期,西南地区东部处于出苗和三叶期;广西大部处于七叶和拔节期。
新疆大部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南部分地区棉花处于播种出苗阶段。
西南地区大部马铃薯处于出苗和分枝期,部分地区进入花序形成和开花期。
表1 分区域作物主要发育期

本周,全国冬小麦整体长势较好,一、二类苗比例分别为20%和77%,与上周相比一类苗增加1%,二类苗减少2%。主产省一类苗比例分析结果显示,河北、江苏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,四川与上年和近五年持平,新疆低于上年高于近五年同期,山东、河南、山西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(图4)。

图4 主产省冬小麦一类苗百分比及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对比
全国油菜苗情以二类苗为主,一、二类苗比例分别为10%和87%,与上周相比一类苗增加4%,二类苗减少4%。各主产省中,安徽、湖南、重庆二类苗比例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,江苏、湖北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持平,四川与上年持平高于近五年同期,江西低于上年高于近五年同期(图5)。

图5 主产省油菜二类苗百分比及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对比
三、土壤墒情分析
本周,全国主要农区20厘米土壤缺墒站点百分比较上周减少5.3%,较上年同期偏多2.8%(表2),主要集中在河北中部、陕西南部、安徽北部、四川南部及云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(图6);土壤过湿站点百分比较上周增加3.6%,较上年同期偏少4.8%,主要位于湖北西部和东南部、湖南大部、广东大部;土壤适宜站点百分比较上周增加1.7%,较上年同期偏多2%。
表2 主要农区20厘米土壤墒情(站点百分比)与上周及上年同期对比


图6 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
四、各农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
东北、内蒙古:周内,大部地区气温偏高,北部和东部地区出现了5~25毫米降水,利于春玉米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及一季稻育秧。
西北、华北、黄淮:周内,大部地区光温正常,12-14日,北方冬麦区大部普遍出现10~25毫米降水,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中南部、黄淮西部等地降水量达25~50毫米,有效补充了农田土壤水分,15日与11日土壤墒情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,耕作层土壤缺墒站点百分比下降14.4%,10-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分别提高15.1%、8.7%、3.8%、1.9%和1.2%,良好的墒情条件利于冬小麦拔节孕穗和春播作物幼苗生长。
江淮、江汉、江南、华南:周内,大部地区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,气温接近常年同期,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江淮、江汉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、一季稻育秧和旱地春播及江南、华南早稻秧苗生长。12-13日,江南北部、江汉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、局地大暴雨天气,降水量有50~100毫米、局地达100~200毫米,利于库塘蓄水,但影响油菜开花授粉,也导致江汉地区部分土壤过湿;14-15日广东中东部和海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,局地伴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,不利早稻秧苗生长。
西南: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~2℃,日照偏多2成至1倍,墒情适宜,利于油菜和冬小麦开花灌浆及一季稻、春玉米和马铃薯等春播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。
五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影响评估
暴雨洪涝:12-13日,湖南益阳、湖北咸宁、江西南昌、宜春、上饶、九江和景德镇两市南部等地出现大暴雨,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。
大风冰雹:周内,西南地区强对流天气频发,部分地区遭受风雹灾害。其中13日,重庆綦江、万盛等地发生风雹灾害,部分地块油菜倒伏、折断(图7左);12-13日贵州遵义、铜仁、14日广西崇左遭受冰雹袭击,导致玉米倒伏、西红柿和黄瓜等蔬菜植株折断(图7右);16-17日,云南普洱、丽江、楚雄、玉溪等地出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,烤烟、在地蔬菜瓜果等受灾。


图7 重庆綦江区油菜倒伏(左)和贵州遵义桐梓县蔬菜被毁(右)
六、未来一周天气及关注重点
预计未来一周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,热量条件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幼苗生长。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大部、黄淮大部未来一周降水量有5~20毫米,西北地区东南部、华北东部、黄淮北部的部分地区有30~60毫米,利于进一步补充土壤水分,也为冬小麦后期灌浆奠定了良好的水分基础;但20-21日,华北中东部和黄淮北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,局地大暴雨,对设施农业生产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。
目前,江淮、江汉冬小麦处于赤霉病易感病期,江淮南部、江汉东部20-23日将有较强降雨,部分农田土壤过湿状况将有所加剧,适温高湿的环境也易造成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。另外,22-23日,江南中北部和西部、华南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,局地大暴雨,部分地区还将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利于增加库塘蓄水,但强降水对油菜开花结实、早稻秧苗及春播旱地作物幼苗生长将有一定不利影响(图8)。

图8 未来一周农业气象关注重点
七、农业生产建议
北方春播区应利用晴好天气,趁墒适时播种春玉米、棉花等旱地作物,东北一季稻区要加强秧田水肥管理,确保苗齐、苗壮。
北方冬麦区应根据小麦苗情、墒情实施分类管理,及时中耕松土,趁墒施肥,促进小麦产量形成。
江汉、江淮地区要及时清沟理渠,防止农田过湿造成湿渍害和作物倒伏,麦区要做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。
江南中北部和西部、华南等地应抓住降水时机做好库塘蓄水;江南稻区应避开强降水天气,待天气转好后适时移栽水稻,直播早稻可在大雨来临前采取深水护秧,雨后及时排涝,防范强降水对秧苗造成损伤;华南大部要及时晒田控蘖,减少无效分蘖。西南地区应及时收获已成熟作物,避免不利天气造成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