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农作物病虫害的增多,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多,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常有农民反映药效不好,还有一些三证齐全、成分新、含量足、剂型新的“好药”因药效不佳被农户扣上了“假药”的帽子,被冤枉的农药不在少数。通过总结发现,影响农药药效的因素其实涉及这一下10个方面:
1、用药时机把握不准。
打药务必抓住时机,只有了解病虫所发生的规律,适时用药,方能奏效。例如治螟虫必须在卵孵高峰期用药,如果等到蚁螟已蛀入茎秆,出现了枯心、白穗、死穗等再来用药,肯定防效不佳。
2、施药方法不当。
田间病虫的发生、危害和栖息在作物上都有一个危害部位,这个特定的部位,便是我们农药这支箭应该射中的靶。射不中靶,农药防效就差。如防治钻心虫要对准心叶喷药,防治稻飞虱和纹枯病要对着稻株下部喷药,稻纵卷叶螟、叶稻瘟、白叶枯病等要向上部叶片喷药。
3、病虫抗性不断增加。
病菌和害虫对农药的抗性,是当今阻碍农药充分发挥应有防治效果和潜在效能的现实问题。随着杀虫剂用量的迅速增加和品种的不断更替,病虫抗药性日趋加剧。特别是粮、油、菜、茶、果等到主要作物,用药频繁的重大病虫的种类,其抗药性更是几倍、几十倍的增加。
4、不懂技术,防治对象不明确。
病当虫打,虫当病杀,草做虫除,这首先是诊断错误,判别不清,导致错误用药,防治不佳甚至产生药害。如棉花现蕾后发生的红叶枯死病,叶脉变绿,叶肉紫红,呈猪肝色,叶片向下反卷,最终焦枯脱落,人们容易误认为是红蜘蛛危害;大豆田杂草菟丝子危害,导致大豆生长停滞,发育不良,误当成根结线虫病来治等等,当然是越治越严重。
5、亩用水量不足和喷施药液浪费大。
目前很多地区亩用水量不足15KG,很难保证药液均匀分部在整个田块或者病虫发生点,影响了病虫接触药液;同时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喷药器具,仍然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工农—16型喷雾方法,费劳力、浪费大、易中毒、不安全、雾粒粗、防效差,可以说是“跑冒漏滴”液现象严重。据测定,这种喷雾法,粘着性差,沉积率低,其中70%—90%的药液白白浪费了,滴落在土壤里,流失在水域中,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。所以应积极推广低容量喷雾、超低量喷雾、弥雾、静电喷雾等新的机具和技术,这是解决防治不佳减少浪费的有效途径。
6、农药自身防效的局限。
有些农药以某些病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,但对另一些病虫却无能为力,防效极差。
7、施药时间未把握好。
昆虫的活动受日夜交替规律的支配,也有自己的“生物钟”。如菜粉蝶(菜青虫成虫)、棉大卷叶蛾、稻蝗等都喜欢在光照充足白天活动,而鳞翅目夜蛾和部分螟蛾科害虫,都在晚上活动、交配、产卵危害动物。因此,我们应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,在一天中,分别不同时间,有针对性地“按时服药”,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8、天气条件的制约。
不同的气象条件与农药的防治效果息息相关。不同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风力、阴晴等对病虫的发生、活动规律和防治效果都有影响。如气温在8℃以下,除草剂不易发挥药效;35℃以上高温和强烈光照,化学农药易蒸发散失;风大药液飘移、吹散,也影响防效。如辛硫磷、阿维菌素等都是见光易分解失效的药剂,因此建议使用这些药剂时应避免强光照射而选择在傍晚使用。
9、天敌的减少。
由于连年大量施用剧毒、高残留农药,害虫的天敌受极大的杀伤,生态平衡受到破坏,导致害虫再度猖獗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10、对药水质的原因。
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。井水、矿区水、某些山区的泉水多为硬水,稀释农药效果差,因内含矿物质,会分解农药的有效成分;而塘水、河水、溪流水多为软水,矿物质含量少,稀释农药效果好。但这些塘水、河水如很浑浊,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。